一直以来,日本大学本科承担着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职能,而大学院(研究生院)则被视作培养研究人员的场所。 二战后日本大学院开始真正发展,最初是以美国研究生院为模版。具体分为硕士(日本叫做修士或博士前期课程)和博士(本篇暂不作讨论)。在日本学者的眼中,硕士难免给人一种高不成低不就之感。日本独特的企业用人制度是始作俑者。于一般的日本学生,如果将来没有做学问或搞研发的意愿,抑或能够在毕业当年顺利找到工作,通常不太会选择“读研”。这点不同于中国人的想法。日本研究生院的风景,经常是中国人一枝独秀,人数远超日本学生。上述现象导致日本本科生考研比例人数偏低,尤以文科表现最为明显。资料显示,2013年度日本人文及社会科学本科生当年度考研人数比例仅为17.8%。文科以外,理工科、农业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本科生考研人数也仅为41.5%。 时代变迁,社会和企业对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大增。2004年日本大学院开始导入美国特色的专业研究生院制度(日语称之为专门职大学院),教职、法科、会计等领域“专业化”趋势明显,所谓专门职大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致使上述领域的读研人数增长迅速。当下,第三次工业革命,特别是物联网社会的冲击,使社会对人才的专业性需求再度提升。近年来,用人单位对学历文凭(研究生硕士)要求持续走高。长期专业性偏弱的大学院教育,显然已不适应社会需求,除理工科等自然领域外,今后日本研究生教育体系将把对专业人员培养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。 中国历来都是个学历社会,今天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学历越高越好。一方面,中国学生将去日本读研看做提升学历的一个便捷途径。另一方面,在许多日本教授的看来,带上几个外国学生是件很有“面儿”的事,多少代表了自身的“国际化”。故大学院硕士文凭(博士除外),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,有一篇说得过去的毕业论文,一般均能顺利毕业,日本大学教授通常不会故意刁难。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(JASSO)的统计数据,外国学生读研,有近三分之二的留学生集中在国立大学,而其中又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人文及社会科学专业。日本大学国立主导,国立受到诸多限制,改革滞缓。去年6月间,文科省在充分评估了国立大学文科院系的基础上,做出了“国立”人文社科院系(含大学院)废除或重组的决定,一时间遭致日本朝野上下的口诛笔伐。随后,文科省发文,专门做了一番解释:并非是“废除”文科,而是要求顺时改革,以适应社会之需。种种迹象表明,之前的所谓粗放型、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过气,日本大学研究生院人才培养模式“专业化”势在必行。 近日,早稻田大学(私立)与一桥大学(国立)相继对外宣布,将重组商科,力争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MBA(日语称作经营管理修士),备受关注。具体言之,从2018年4月起,早大将把原有的两大研究方向整合为“经营管理研究科”;而作为国立商科名校的一桥,也做出决定,将现有的商学与国际企业战略两个研究科,统一整合为经营管理研究科。两所大学,旨在通过打造高质的研究生院,获取国际认证AACSB(MBA世界三大认证体系之一),进而提升专业的国际认可度。据笔者观察,在选择去日本读研的中国留学生中,确有大量学生选择就读经济经营管理专业,但含金量不高,更是鲜少提及MBA 。每年都有所谓世界商科排名,但似与日本无缘。相较于欧美诸国,日本商科相对落后是个不争的事实。据文科省数据显示,目前日本商科学校仅为20余所。在日本叫得响的MBA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有庆应义塾大学院、一桥大学大学院、早稻田大学大学院、筑波大学大学院、名古屋商科大学等。 近年来,日本大学世界排名整体下滑,国际化偏低是症结所在,提高大学国际知名度成为当务之急。包括研究生教育,日本大学正在将专业性提升,国际达标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。学有所用,中国学生去日本读研,特别是文科学生,终可摆脱之前“万金油”的尴尬身份。 |